看這點就可判斷一所大學能否“一流” 精選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412323-1126801.html2015-07-17錛 World-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: give us back our summershttps://www.theguardian.com/higher-education-network/2015/jul/17/world-class-research-takes-time-give-us-back-our-summers 一流科學家的共同體會是,一流研究需要時間(World-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),而且需要的是大塊連續時間(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)。科研不像搬磚,搬一塊少一塊,所以搬一陣歇一陣沒關系。科研首先要有新想法,而好不容易冒出來的新想法,從申請項目,到開展研究,直至撰寫論文,都需要大把時間。新想法往往嬌貴而脆弱,每次打斷都像一陣吹翻一屋子卡片的風。研究發現,一個人在中斷片刻後重新專注于一項任務需要約23分鐘。如果中斷時間更長,一個想法可能就隨風而去了。打個比方說,科研就像燒開水,你必須一鼓作氣燒到100度讓它開,否則,你即使燒到99度又停一下,它馬上又退回到原來的溫度了,前功盡棄。 A block of time needs to be carved out to give academics space to concentrate on research during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summers The problem is that new ideas take time to develop: at the proposal stage錛 while conducting the work錛 and when writing the papers. Without 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錛 it isn’t possible to thoroughly engage with a subject. Emerging ideas are fragile; each disruption is like a gust of wind knocking over a house of cards. Studies of multi-tasking have found that it takes individuals about 23 minutes to refocus on a task once interrupted. This is the micro equivalent of what’s happening to our summers as student projects錛 committee meetings and administrative reporting intrude on research time. (3)耶魯大學教授:研究生做科研的11條軍規Stephen C. Stearns錛 Some Modest Advice for Graduate Studentshttp://stearnslab.yale.edu/some-modest-advice-graduate-students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720485-784084.html 學會思考,你需要兩樣東西:一是得有大塊完整的時間。 To learn to think錛 you need two things: large blocks of time錛反過來 (4)2011年美國《紐約時報》之問:為何當今世界難覓“大思想”? 中國科學報,2014-12-25,中國科學報:“錢學森之問”的“三重問” http://news.sciencenet.cn/htmlnews/2014/12/310024.shtm 原來,在“錢學森之問”提出6年後的2011年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也曾公開發出另一個疑問:為何當今世界難覓“大思想”? “這個疑問可以被稱為《紐約時報》之問。這是一個同樣深刻的問題。”徐輝說,與之前的愛因斯坦、凱恩斯、丹尼斯·貝爾等思想、學術大家相比,當代的全球學界幾乎沒有產生與之等肩的人物,為什麼呢? “換言之,‘錢學森之問’不但在中國存在,世界範圍內也有同樣問題,其原因很可能在于我們處于信息化時代,海量信息使人們根本沒時間思考‘大問題’。沒有思考,也就難成大家。”徐輝說。 (4-2)2011年美國《紐約時報》之問:偉大的思想到哪裡去了?https://www.douban.com/note/191025299/Neal Gabler.The Elusive Big Idea[N]. New York Times錛 2011-08-14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11/08/14/opinion/sunday/the-elusive-big-idea.html 我們所處的社會越來越像一個 “後思想時代” ──在這裡,如果一個想法不能立即兌換成錢,哪怕它再偉大、再發人深省也無法獲得重視;提出偉大思想的人越來越少,傳播偉大思想的渠道越來越窄,“偉大創想”淪落為濫大街的修辭。 這並不是說大師後繼無人。而是大師的晚輩生活在一個思想貧瘠的年代,不管學界還是民間,都缺乏嚴謹的、創新的、挑戰權威的思想。缺乏思想的支持,人們很難超越大師前輩。所有的思想家都成了信息爆炸的受害者,他們的思想自然也不能幸免。 In effect錛 we are living in an increasingly post-idea world ─ a world in which big錛 thought-provoking ideas that can’t instantly be monetized are of so little intrinsic value that fewer people are generating them and fewer outlets are disseminating them錛 the Internet notwithstanding. “big錛 thought-provoking ideas 大的令人深思發人深省的想法”不能馬上賺錢,就被立刻拋棄了。幽默嗎? (5)2017-04-20,諾貝爾獎獲得者譴責“缺乏想象力”的研究資金模型,Nobel laureates condemn ‘unimaginative’ research funding modelshttps://www.timeshighereducation.com/news/nobel-laureates-condemn-unimaginative-research-funding-models 理查德·羅伯茨爵士(Sir Richard Roberts)是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。他說:(大意)美國基金給能出大量論文的研究,而不是對社會有用的研究。先是沒有時間做出大思想、大成果;即使舍命做出大思想、大成果,只要不能立即賣錢,就會馬上被拋棄。 參考資料:[1] 趙紅州. 我們何以缺少“諾貝爾”人才[N]. 工人日報,1997-04-15.http://mall.cnki.net/magazine/article/SKXX707.037.htm相關鏈接:[1] 2020-03-11,論文引用量:趙紅州老師的一個反例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107667-1222959.html[2] 2020-03-08,科技評價:牛頓、俺;帕累託分布、正態分布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107667-1222401.html[3] 2019-07-26,積極探索“科學和技術”評價的好方法!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107667-1191231.html 感謝您的指教!感謝您指正以上任何錯誤!感謝您提供更多的相關資料!,
西部________。 □圖中A是________工程,輪南所在地區近幾十年來土地荒漠化面積擴大,造成了嚴重的後果。你認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防治進行防治?(3分) □圖中B是________工程,它將形成南部、中部、北部三大輸送通道;其北部通道是將________的水電和________、________境內的火電送往京津唐地區。(4分) □圖中工程C是________。(1分) 37.下圖表示美國農業帶分布情況,讀圖回答下列問題。(每空1分,共8分) □美國本土地形分為三大縱列帶。在落基山脈與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是________(填地形 區名稱)。 □G 區域主要的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___。 □以下區域農業帶的名稱分別為 C_______,D_________。E 區域以種植________為主, F 區域以種植_______為主。如果要探測美國部分地區土地利用類型宜採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_______(填簡稱)。 □白居易在一首詩中寫到:田家少閒月,五月人倍忙。夜來南風起,小麥覆隴黃…,詩中描寫的這種農作物在美國也有廣泛種植。圖中表示該農作物種植區的是(______) A.C 區 B.D 區 C.E 區 D.F 區 38. 閱讀圖文材料,完成下列問題。(10分) 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馬鹿寨村,全村近700人,海拔1300-2600米,屬于極少數民族極偏遠山區的最貧困村寨之一(如左圖)。從馬鹿寨村到鎮上集市路途崎嶇、路況復雜,車程長達3個小時。該村出產的沃柑皮薄肉嫩、味甜多汁、口感極佳。該地的沃柑園以土地流轉方式承包給外來企業,由企業統一種植、管理和銷售,果樹山泉灌溉,全程人工監管除草。當地農戶可以向企業收取土地租金,並參與種植獲得收入,但目前大部分村民因固有觀念影響不願加入其中。 《我們在行動》是東方衛視推出的中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,由明星、企業家組成的助農團隊深入貧困地區,通過電視、線上和線下等全方位渠道,共同打造精準扶貧的完整閉環(如右圖所示)。在助農團隊的幫助下,《我們在行動》節目組錄制的沃柑節目播出後僅16天時間,馬鹿寨村的150噸超過2萬箱沃柑全部售罄。 (1)試分析馬鹿寨村出產的沃柑品質優良的原因。(6分) (2)結合《我們在行動》節目中馬鹿寨村沃柑項目的成功案例,闡述其對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啟示。(4分) 地理(選考)答案 一、選擇題(每題2分,共70分) 01-05 C D D C C 06-10 D A C B B 11-15 A D C A D 16-20 D C A D C 21-25 C A C B D 26-30 A C D C B 31-35 C A C B B 二、綜合題(共30分) 36(每空1分,共12分) (1)多少高低(4分) (2)西氣東輸(1分) 植樹造林 ,退耕還牧 ,禁樵禁採,合理用水,生態移民等(2分) (3)西電東送黃河上遊 山西 內蒙古(4分) (4)南水北調(1分) 37(每空1分,共8分) (1)中央平原/中央大平原/密西西比平原/密西西比大平原(1分) (2)地中海氣候(1分) (3)乳畜帶 玉米帶 冬小麥 春小麥 RS(5分) (4)C(1分) 38(共10分) (1)(6分)□緯度較低,光照充足,利于柑橘生長;□海拔較高,晝夜溫差大,利于糖分積累;□灌溉水質好,無污染,品質優良;□企業統籌種植管理,農業技術先進,質量有保障(每點2分,任答3點) (2)(4分)□結合當地自然地理特征,因地制宜,發展優勢產品;□重視產品設計、研發、包裝,打造品牌;□加強產品迭代、深加工等,打造全產業鏈模式;□利用電視、網絡、明星等全方位宣傳和推廣;□線上、線下結合多渠道銷售(每點2分,任答2點) 本文標題:湖南省常德市高二2019-2020學年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(選考)試卷 手機頁面:http://m.dljs.net/dljx/jiexi/87155.html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ljs.net/dljx/jiexi/87155.html一、單項選擇題(2018·九江調研)下圖為部分大氣環流示意圖。讀圖完成1~2題。1.下列現象的形成與P氣壓帶無關的是(C)A.長江中下遊地區七月份出現伏旱B.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熱幹燥C.新疆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D.撒哈拉沙漠終年高溫2.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(A)A.暖濕的中緯西風 B.幹冷的中緯西風C.幹冷的極地東風 D.冷濕的極地東風【解析】第1題,讀圖可知,圖中P位于30°N附近,盛行下沉氣流,為副熱帶高氣壓帶,長江中下遊平原梅雨過後,在7月份受單一的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,形成伏旱天氣,A有關。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,夏季炎熱幹燥,B有關。新疆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,是由于晝夜溫差大所致,
Omicron唸法
C無關。撒哈拉沙漠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,形成熱帶沙漠氣候,D有關。故選C。第2題,讀圖可知,Q位于北緯60°附近,受盛行西風控制,西風從低緯吹來,暖而濕,隨著氣流的上升,凝結降水,故選A。讀氣壓帶和風帶移動規律模式示意圖,回答3~4題。3.圖甲反映的時間是( A )A.1月份 B.6月份C.9月份 D.3月份4.圖乙表示的北半球的季節是( B )A.冬季 B.夏季C.春季D.秋季【解析】 本題組以示意圖的形式考查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,圖甲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南移,為1月份北半球的冬季;圖乙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,表示7月份,是北半球的夏季。(2018·臨汾模擬)珀斯是一個多風的城市。夏季以微風為主,一天中風向多變,冬季風力強勁,素有澳大利亞風城之稱。讀圖完成5~6題。5.珀斯夏季風向日變化明顯的原因是(B)A.地處沙漠,晝夜溫差大 B.夏季多晴天,晝夜溫差大C.地處沿海平原,地形平坦 D.植被常綠茂密,減弱風力6.珀斯風力強勁的時期(A)A.亞洲低壓強盛 B.正值當地葡萄的收獲季節C.是享受珀斯海灘陽光浴的最佳季節 D.西歐南北溫差大【解析】第5題,圖示珀斯位于地中海氣候區的沿海,夏季受副高控制而風力微弱;一天中風向多變是指海陸風較強,故成因是晝夜溫差大,是海陸之間形成的熱力環流所致,故B正確。第6題,材料提及該地冬季風力強勁,南半球冬季為北半球夏季,而夏季亞洲低壓強盛,A正確;葡萄收獲季節為當地秋季,故B錯;珀斯海難陽光最好的季節為夏季,故C錯;西歐南北溫差大的季節是北半球冬季,故D錯。7.關于季風環流的敘述,正確的有( A )A.季風環流是大氣環流的一個組成部分B.風向的季節變化是形成季風環流的主要原因C.東亞的夏季風來自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東南部D.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形成季風的唯一原因【解析】 東亞的夏季風來自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西北部。8.形成與西風帶有關的氣候類型是( D )□熱帶草原氣候 □溫帶海洋性氣候□地中海氣候 □溫帶大陸性氣候A.□□ B.□□C.□□D.□□【解析】 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影響,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西風影響。讀下圖,結合所學知識,回答9~10題。9.圖中四個箭頭中能正確表示該緯度帶近地面盛行風向的是( A )A.□B.□C.□D.□10.在大陸西岸,常年受該緯度盛行風影響的氣候類型是( D )A.地中海氣候B.溫帶大陸性氣候C.溫帶季風氣候D.溫帶海洋性氣候【解析】 圖中的風帶位于北緯30°~60°之間,該緯度帶為西南風,故圖中□風向正確;大陸西岸常年受西南風影響,形成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。二、綜合題11.讀北半球氣壓帶、風帶剖面圖,回答下列問題。(1)緯度為0°、30°、60°、90°的點依次是__A__、__C__、__E__、__G__。(2)A處的降水類型常年以__對流__雨為主;B是__信__風帶,它是__低緯__環流圈的組成部分。(3)D所在的風帶若在南半球吹__西北__風;終年在D風帶控制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在__歐__洲分布最廣。(4)在極點上空觀察F風帶,其風向呈__順__時針方向運動。12.讀圖,完成下列問題。(1)根據題圖說明亞洲1月、7月盛行風向的季節變化情況。__東亞地區:冬季(1月)為西北風,夏季(7月)為東南風;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區:冬季為東北風,夏季為西南風。__(2)圖中□□□□□□六地風向的形成原因中,主要因為氣壓帶、風帶季節性移動而形成的有__□□__。(3)受圖示季風影響,東亞地區形成的面積較大的兩種氣候類型分別是__溫帶季風__氣候、__亞熱帶季風__氣候,比較其氣候特征的主要不同點。__溫帶季風氣候的冬季氣溫在0℃以下,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冬季氣溫在0℃以上;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比溫帶季風氣候的降水量大;亞熱帶季風氣候的降水變率比溫帶季風氣候的降水變率小。__【解析】 第(1)題,由圖知,東亞地區冬季吹西北風,夏季吹東南風,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區冬季吹東北風,夏季吹西南風。第(2)題,7月份,氣壓帶、風帶北移,